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79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用H抽出法测定的帘线最大抽出力及扫描电镜为主要手段,对增强剂、增塑剂、稳定剂等影响涤纶或芳纶纤维与氯化聚乙烯(CM)黏合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考察了两种常用纤维与CM的黏合性。结果表明,在CM中涤纶的黏合效果优于芳纶。随增强剂用量的增加,CM与纤维的黏合强度存在最大值,白炭黑有助于芳纶与CM之间黏合性的提高。增塑剂对二者黏合性的影响不明显,包括其种类和用量。稳定剂用量影响CM与纤维的黏合性,适当增加稳定剂氧化镁的用量有助于提高二者的黏合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动态疲劳对钢丝帘线/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态疲劳拉伸形变的增大,钢丝帘线/橡胶的粘合力逐渐减小,抽出钢丝表面附胶呈螺纹状,且螺纹越明显,粘合力越大;随着动态疲劳弯曲形变的增大,钢丝帘线/橡胶的粘合力小幅下降,抽出钢丝表面附胶分布不均,受拉面附胶少,受压面附胶多;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钢丝帘线/橡胶的粘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当停放时间为32 h时粘合力最大。  相似文献   
3.
4.
从溴化丁基橡胶(BIIR)的分子结构角度研究了混炼温度对溴化丁基橡胶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混炼温度的增加,BIIR的焦烧时间先缩短后延长,硫化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邵尔A硬度、定伸应力和交联密度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混炼温度的升高,硫化胶的损耗因子先减小后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先升高后下降,BIIR分子链的仲位烯丙基溴向伯位烯丙基溴转化,且溴化氢脱除反应加剧。  相似文献   
5.
以氢化钠(Na H)为活化剂,采用固相法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使用三乙基氯硅烷(Et3Si Cl)对天然橡胶(NR)进行化学改性,在反应温度90~93℃、总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制得硅烷化改性天然橡胶(Si-NR)。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Si-NR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Si-NR的硫化特性、交联密度、力学及动态力学性能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在NR分子链上引入了有机硅基团—Si Et3,该过程中橡胶大分子未发生明显的断链、交联等副反应;与NR相比,Si-NR胶料的Payne效应明显降低,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应力均增大,动态压缩疲劳温升和压缩永久变形都明显降低,耐老化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6)
依据可溶液加工的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化学与电子结构特点(合成纯化简便、高溶解性及成膜性、固态高荧光、电荷注入与传输平衡),分别通过Heck和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基于具有聚集增强荧光(aggregation-enhanced emission,AEE)特性的蒽中心十字交叉共轭结构小分子2,6-二[(二丁基)氨基苯乙烯]-9,10-二苯乙烯蒽(FC4)。研究了FC4分子的溶液和薄膜的光学性质、热性质及聚集增强荧光性质。采用溶液旋涂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FC4/TPBi/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器件的启亮电压约为4.8V,最大亮度为3 459cd/m2,最大发光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1.12cd/A和0.58lm/W,最大电致发光峰位为608nm。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分散碳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状态下CO2的快速膨胀(RESS)来分散碳纳米管,为可放大化且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新方法。将碳纳米管在超临界CO2悬浮液中经由微细喷嘴快速膨胀使其均匀分散。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证实RESS可有效地实现碳纳米管的分散。同时,为了解决再团聚难题,提出利用小分子包覆法和将碳纳米管嵌入高分子基体法来防止其再团聚,均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室自制功能性硫化剂SM替代普通硫磺、不溶性硫磺OT20,加入到橡胶配方中,探究其硫化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硫磺和不溶性硫磺OT20,功能性硫化剂SM在诱导期具有较高的反应活化能,在正硫化期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活化能,焦烧时间较长,这证明SM具有更好的加工安全性。在保证配方中硫磺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SM具有更高的交联密度,更完善的交联网络,更高的反映效率,新型功能性硫化剂SM具有更好的硫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弹性体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环境或外加剪切应力作用,导致不可预期的损伤和结构破坏。通过自修复技术可有效延长材料的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降低维修成本,同时实现材料的循环回收利用,降低材料失效带来的一系列安全和环境问题,因此对弹性体自修复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自修复弹性体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外援型自修复和本征型自修复。其中,借助可逆化学实现的本征型自修复具有无需外加修复剂即可实现多次损伤修复的优点,近年来受到更多关注。文章主要介绍了自修复弹性体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最近几年基于可逆氢键、可逆离子键、可逆配位键等可逆非共价键,以及可逆Diels-Alder反应、可逆双硫键等可逆共价键设计和制备本征型自修复弹性体的研究成果,并对自修复弹性体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陈文飞  刘晨光  姚薇 《塑料工业》2012,40(9):44-47,103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1-丁烯/1-己烯共聚物(PBH)和杜邦的POE弹性体对聚丙烯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加入不同质量分数增韧剂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二者的增韧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DSC表征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情况,探索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加入相同量的POE与PBH,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的增幅相差不多,表明PBH具有与POE弹性体相近的增韧效果,但是拉伸强度比POE弹性体有一定幅度降低,随着增韧剂添加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增加明显,弯曲强度下降。SEM结果表明,PBH在PP中的分散比POE要好,偏光显微镜照片表明,PBH比POE的破坏PP结晶的程度更大,晶粒尺寸更细。DSC结果表明,PBH可以使共混体系的熔点下降,结晶温度升高,对PP的结晶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